banner
ENGLISH

人生匆匆,年輕時營營役役為生計,總希望自己兩鬢斑白之時,能有個老伴與子偕老、兒孫滿堂,這樣美滿的結局當然值得高興;但社會上有一群人,勞碌大半生,仍孑然一身,熊伯伯便是這樣的一位獨居長者,他除了想吃得飽穿得暖外,心底裡最需要的,其實是家人朋友的問候及關懷。

活在同一個天空下,雖然我們改變不了他們的人生,卻總想為這群長者帶來一點人間溫暖。香港紅十字會於十年前在深水埗區開展了社康護耆英服務計劃,透過定期探訪區內的獨居或兩老同住的長者,並不時致電問候他們的近況,為他們奉上關懷及慰問,並期望加強他們與社區的聯繫。

無論是以服務深水埗區獨居長者的探訪計劃,又或是我稍後在信中將提及到為長者中心及兒童機構表演的布偶義工劇團,更甚或是以針對長者慢性病自我管理而開展的「健康自家管」,項目的目的都是為長者及有需要人士帶來歡笑及安慰。然而,若要持續運作,務必需要公眾捐款支持才能夠維持。你願意捐款支持我們,用愛心送暖給他們嗎?

2015年01月22日

親愛的紅十字會支持者:

平日沈默寡言的熊伯伯獨居於深水埗的劏房。

平日沈默寡言的熊伯伯獨居於深水埗的劏房。

根據統計署的數字,深水埗區內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的人口比率為全港最高的地區之一。這些居住在區內一帶舊式私樓的長者,大多已住在深水埗好一段日子,退休後深居簡出,部份更受制於舊式樓宇未有電梯的問題。由於他們較少主動接觸社區服務,令社區內的長者服務機構亦難以為他們提供協助,他們漸漸便成為區內弱勢及被忽視的一群,尤其是行動不便及長期病患的長者。

為照顧區內這群獨居長者的需要,本會與地區組織於2004年8月開始合辦「深水埗社康護耆英服務計劃」。定期探訪為長者作簡單身體檢查、提供情緒支援及有關健康和社區資源的訊息,又透過活動幫助他們擴闊社交和建立支援網絡,有需要時亦會協助或轉介家居維修、清潔及陪診服務。同時,可在他們生理及心理上遇到困難之際,能及早發現以及轉介予合適的服務單位。感謝您過去對我們人道工作的支持。期盼您能回應我們今次的呼籲,捐助港幣500元可幫助服務計劃中的長者繼續接受服務,以及支持本會其他的人道服務。

你的捐助對我們人道工作非常重要…請容許我告訴你我們其中一個服務使用者熊國忠伯伯的故事吧!

年近80的熊伯伯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白內障,因與家人不和,已斷絕來往,獨居於只有約60平方呎的舊樓「劏房」。熊伯伯本身朋友不多,也鮮與鄰舍交談,平日早上只會獨個兒到附近公園及街市逛逛,午飯前便回家。有時糖尿病情況轉差,腳痛得要緊便會減少外出,整天待在家,悶得發慌。

熊伯伯是一年多前經社工轉介參加我們的長者探訪服務計劃,並安排由三名不同背景的義工共同照顧,包括現職金融從業員的區紹輝(Eddie)、企業義工劉岳(Enoch)和後來加入的大學一年級學生麥曉晴(Jenna)。除每月探訪,義工們不時致電噓寒問暖。熊伯伯雖不是他們的親人,相處久了,卻也令他們牽腸掛肚。

Enoch同熊伯伯以客家話有傾有講。

Enoch同熊伯伯以客家話有傾有講。

Eddie:「有次接連幾天致電熊伯伯,一直找不到他,上門找他,鄰居都不知他往那裡去。他孤家寡人,出了事也沒人知,所以很掛心。」

Enoch:「後來知道他無恙,只是回內地鄉下數天,才安心下來。」

熊伯伯:「他們(義工)待我比家人還要好。」

熊伯伯本身操濃厚客家口音,一般人也許很難聽得懂他的廣東話。恰巧Enoch已離世的母親亦是客家人,而且跟熊伯伯一樣說話帶有客家話,所以Enoch與熊伯伯傾談時份外投契。

Enoch:「我以前與母親也是用客家話溝通,現在有機會用客家話與熊伯伯溝通,倍感親切。」

Eddie:「有次熊伯伯主動致電,但聽不明白他說甚麼,很擔心他出事,只好打去當時身在東莞工作的Enoch幫手。」幸好最後發現他只是想確定下次的探訪時間,真是虛驚一場。

帶著笑面的熊伯伯。

帶著笑面的熊伯伯。

這天熊伯伯見義工來造訪,便高興地分享他早前申請公屋,短期有望上樓的好消息,大家有說有笑,令平日鴉雀無聲的斗室頓時充滿歡笑聲。

短短45分鐘的探訪,義工們與熊伯伯閒話家常,更會為他閱讀一些與長者起居生活有關的新聞,作適時提醒,熊伯伯也向他們透露搬新居要花費的擔憂。難怪他說,最喜歡義工探訪時與他閒聊,彼此有商有量,視義工們為家人。

「有人傾談當然好啦,有甚麼需要或難處也會告訴他們,他們待我比家人還要好!」

經過一年的努力,熊伯伯走入社區

義工們更趁機鼓勵熊伯伯參加區內一個即將舉行的四季健康資訊日嘉年華活動。一向不願參加社區活動的熊伯伯終答允出席,大家心裡都很感恩他的改變。活動當日Eddie與熊伯伯一齊步行到嘉年華場地,參與每一個攤位遊戲。雖然是簡單四季健康小知識遊戲,但見熊伯伯未有拒絕義工們的遊戲邀請,面上亦掛上了輕鬆真摯的笑容,著實是一個好的開始!

Eddie說,這計劃對長者最大的幫忙,不在於物質,而是心靈上的支持和關懷,尤其不少獨居長者與鄰舍甚至家人的關係也不太好,平日鮮與他人交談,更遑論得到他人的關懷問候。以熊伯伯為例,義工最初接觸他時,他較為沉默,不容易透露自己的過去和私事,後來彼此熟稔了,他才願意敞開心霏,現在每次見到他們探訪,都會熱情招待。

熊伯伯第一次參與紅十字會的地區活動。

熊伯伯第一次參與紅十字會的地區活動。

這樣一個饒富意義的服務,除了有賴愛心滿溢和充滿熱誠的義工隊伍協助推行之外,其背後還需要很多的支援,包括聯絡及找出有需要的獨居長者、義工的培訓、探訪的物資及活動所需,所以你無私慷慨的捐助更是不可或缺。你的捐助讓這服務得以繼續,為像熊伯伯一樣獨居深水埗的長者服務。

服務他人 義工各有得著

義工們助人之餘也自助。大學生Jenna正修讀職業治療,在探訪熊伯伯時主要負責讀報,為了讓熊伯伯容易留下印象和理解,所以她需要花心思把訊息讀得生動易明。Enoch和Eddie也不約而同說,透過與長者相處,令他們更明白上一輩的想法和面對的問題,不但拉近了自己與父母的關係,更從長者身上反思自己的將來。

在寂寞病患或困境中,他人的扶持,即使是一個眼神、一聲問候或一個擁抱 ,彌足珍貴。不過,要打開彼此的隔閡,坦誠相對,除了需要時間建立關係外,有時候,一個布偶,反而能讓彼此放開顧忌,在另一時空或歡心,或交心。本會的布偶義工劇團是另一服務了逾十年的義工隊伍,於2002年成立。經常到長者中心表演有關尋人劇目,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尋人服務,可望達成他們與失散多年親人相聚的心願,為他們帶來希望。

布偶義工劇團 實踐關懷傷困

布偶義工劇團是一支別具特色的功能義工隊伍,過去12年來招募了超過300名對戲偶藝術有興趣的義工,不定期到院舍、醫院學校等參與演出服務和教學,透過布偶將歡樂氣氛、義工關懷及人道訊息帶給服務對象,具體實踐「關懷傷困」的使命。

布偶與Wenda:一對義工好拍檔。

布偶與Wenda:一對義工好拍檔。

本身是香港紅十字會捐款者的黃皓芬(Wenda)在一次活動上曾看了布偶劇團的演出後,一直念念不忘,直至去年七月知悉本會布偶義工劇團年度招生,便馬上報名參加。Wenda一直想參與服務長者的義務工作,但又怕觸及人家傷痛的往事,布偶劇團為她和服務對象提供了一個平台。

布偶說故事 娛己娛人

「有時與長者傾談時,少不免提及往事,有時會勾起他們傷痛的回憶,感觸落淚,自己的情緒也容易受影響而低落,但透過布偶表演,義工們處於布幕後,靠手套利用布偶說故事,娛己又娛人,能為別人帶來歡樂,自己也很開心。」Wenda娓娓道來參加布偶義工劇團的原因。

公公婆婆愛布偶,小孩子當然也不例外。布偶劇團有時到醫院,除了表演劇目外,表演後會教小朋友製作手指偶手工:「小朋友有機會自製布偶,都表現得很雀躍,製成後把他們帶回家或病房,把歡笑延續下去。看着他們一個個帶着快樂的笑容離開,那種滿足感便是義工們繼續努力服務的動力來源。」

布偶作橋樑 達至傷健共融

布偶義工到各中心表演,為他們帶來溫暖及歡樂。

布偶義工到各中心表演,為他們帶來溫暖及歡樂。

布偶劇團經過了十多年發展,近年亦開展至更闊的服務群組。Wenda最近便參與教導一群中學生演布偶劇的技巧,再由他們指導及協助智障人士表演布偶劇。更特別在原有聖誕劇中,加入傷健的元素勉勵智障人士,以故事的主人翁帶出天生我才必有用這喻意。她說:「演出布偶劇其實是一個橋樑,讓年青人籍此與智障人士相處和溝通,給予關懷和鼓勵,達至傷健共融,才是布偶真正的目的。」

您可按此下載表格或通過網上捐款捐出港幣500元、港幣800元、或甚至港幣1,000元,你的捐助可以為我們的長者服務提供穩定的支持,繼續為他們提供身心靈上的支援,並藉此協助長者融入社區,建立互助互愛的鄰舍精神,活出精彩、豐盛的晚年;布偶義工劇團也需要你們的善款以培訓義工及支持活動所需,讓布偶發揮它們強勁的威力,關懷老幼傷困,為社會帶來更多歡樂。請即捐款支持我們的獨居長者探訪服務計劃和布偶義工劇團,以及本會的其他人道工作。

香港紅十字會一直致力為社會有需要的一群,提供不同種類的人道服務,包括特殊教育、青年發展項目、緊急心理支援服務、賑災備災項目等,以回應社會所需。希望您能回應我們的捐款呼籲,讓我們能有效計劃及維持現有的服務。

我們冀盼您的回覆,您的捐助可為有需要的人帶來適切的服務和希望,當中包括信中提到,因病而需要接受長者探訪服務計劃的熊伯伯及更多的長者,以及香港紅十字會其他多項人道服務。

最後,我謹此衷心向您致謝。若您想查詢捐款事宜,或有其他問題和提議,歡迎電郵至secretarygeneral@redcross.org.hk或致電2802 0016與我們聯絡。

順祝
生活愉快!身體健康!

image

香港紅十字會秘書長
陳啟明 謹啟
二零一五年一月二十二日


香港紅十字會 2015 © 版權所有。